如果说,慕课对于大学产生的优胜劣汰、教育成本和质量统一还停留在宏观层面,那么对于高校课堂 教学范式的挑战便落实到具体层面了。 慕课模式和 精品课程及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大不相同。 慕课对 于教师和学生的更高要求给大学课堂带来清新气象。
1.慕课实现了过去的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 变。 慕课使课堂教学的本质充分展现出来,在教与 学的矛盾统一体中,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 生更好的“学”。 过去虽然一直高呼教学改革,但教 师真正执行的是“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 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张力不够,以“学”为 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并未落到实处。 而慕课本身的注 重师生互动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还原了“学”的本 质,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现行授课模式“填鸭式”的 满堂灌,要求教师实现从讲授者和讲解者到学习的 激励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转换。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 认为,慕课的“翻转课堂”可以加快以教师为中心、知 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的 转变,让学校教育更多从静态知识传授转为智能教 育凶,这样慕课实际上成为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感受、领悟以及诠释和交流等的集合体,其制作必须紧扣“学”字,因此,对教师的制作和驾驭慕课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慕课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学生话语权相协调
任何课程的理论性都有其枯燥性的一面,需要下工夫学习来掌握。慕课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的理论 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同著名的“哈佛公开课”相比, 慕课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慕课”的视频课程人为分割成了10 分钟左右的“微课程”,课程里充斥着许 多必须回答的小问题,学习过程犹如环环相扣的游 戏闯关过程,只有回答正确才能过关继续听课。慕 课的进阶式学习可以使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及 时检测及时诊断。这种设置使不少学生上瘾成为 “课程控”,欲罢不能。当然,如果遇到学习中的疑难 问题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提出,以获取帮助,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助其成功闯关。 照本宣科式的枯燥课程将出现生存危机,教学内容 需要进一步得到锤炼,要将学生兴趣巧妙地融会于 课程之中。需要在慕课新形式方面进一步做出探究。
“慕课”平台使全世界的学习者在同一个起点 上,学生可以评慕课教师教育水准,甚至任由学生 “挑剔”。慕课以服务和方便学生学习为最终导向, 同样也赋予了学生以自主学习选择权利。慕课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超越时空局限,成本低廉,再加上课 程可重复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课程变成了现实,慕课可以使任何人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享受任何学校的任何教师的任何课程资源。慕课不仅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尊 重了学生在“学”上的话语权,而且学生可以用“手” 发表对课程支持或否定意见, 对课程及教师评价方 面学生的话语权也得到应有的尊重。
3.慕课必将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新生态 慕课的革命性和颠覆性影响将使教师和学生的 新型关系得到重构。大学的最基本构成为教师和学生,而课程成为维系师生关系的最根本的一环,慕课 冲击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涵盖师师关系和生生 关系两个层面。基于师生之间的平等真正实现,公 平公正的民主课堂和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的曙 光正在普照开来。慕课交流平台使教师之间竞争加 剧,同时也提供了教师之间合作的契机,教师各自为 战的故步自封的状态将被打破。慕课促进教师分化 组合,加速教师快速成长。借助慕课交流平台和日渐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学生可自主或结成学习小组 完成课程学习,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也将趋于激烈。
